陈晨,药学院2018级博士研究生,师从姜新义教授。在专业高水平期刊发表SCI论文7篇,其中以一作/共同一作发表1区SCI论文5篇,包括Nature Nanotechnology等期刊,累计影响因子81.5,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获太阳集团8722c校长奖、学术之星奖、国家奖学金、优秀研究生标兵、山东省研究生优秀成果一等奖等荣誉。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陈晨以免疫应答过程为主线,开展免疫精准调控药物递释策略研究,设计了一系列多功能智能纳米递药系统,有效提高了肿瘤免疫治疗效果。
学科融合,靶向抗瘤
“2018年硕士毕业后,我在家里歇了两天就提前入校了”,伴着阵阵蝉鸣、翠叶沙沙,陈晨在7月1日踏入趵突泉校区,开始她在山大的读博之旅。
“肿瘤”,一个听着让人胆战心惊的字眼,明明已经切除肿瘤,却往往“去而复返”,肿瘤的术后复发常常令临床医生束手无策。它如一个面目狰狞的魔鬼,向人类的健康张牙舞爪。“如何利用药剂学结合免疫学的手段来克服肿瘤术后复发,达到靶向治疗的目的?”,这是陈晨的研究方向。
传统的免疫药物对于热肿瘤(指“肿瘤组织周围会聚集不少免疫细胞,包括T细胞、巨噬细胞等,但是这些浸润性T细胞会受到肿瘤的抑制,从而无法发挥抗癌作用)的治疗效果明显,但是对于冷肿瘤(指肿瘤组织中没有或者只有很少的免疫细胞,比如脑肿瘤、三阴性乳腺癌、结肠癌等)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响应率较低,往往需要多种药物联合治疗,从而发挥一个协同增效的作用,但是多种药物治疗会存在毒性增加的问题。
陈晨的研究加入了纳米技术的方法。纳米技术是一个与材料学、药剂学、免疫学等多学科相互交叉融合的研究领域。采用纳米制剂来递送多种药物,能够达到减毒增效、提高抗肿瘤的效果。比如在临床上,脑肿瘤切除手术后会形成一个空腔,在空腔中构建一种可注射的仿生纳米免疫调节剂——水凝胶超结构递药系统,不仅可以填充术后空腔,而且能够有效地发挥免疫调节作用。目前,该项技术已成功应用于IDH1突变型恶性脑胶质瘤的术后免疫治疗,该水凝胶系统一方面可增加T细胞的激活和脑内聚集;另一方面可调控氨基酸代谢消除Treg细胞的抑制作用,从而重塑热肿瘤杀伤免疫微环境,阻止术后胶质瘤的复发。
恩师引路,从0到1,从1到∞
药物制剂学是一门研究药物制剂剂型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生产工艺、合理应用以及药物制剂剂型和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关系的综合技术科学。研究内容广泛,学科交叉性强。谈及为何选择以多功能智能纳米递药系统的实现机制为主作为研究方向,陈晨说自己的科研之路,得益于导师姜新义教授的指导、鼓励和帮助。导师从国外归来,带来了很多新颖的研究视角。在不断地与导师一对一交流中,陈晨的眼界得到了很大的拓展,研究兴趣进一步提升,于是“刚入学就已经确定了免疫治疗的大研究方向”。
由于免疫治疗是当前国际研究的热点,看文献、想创新点,无论怎么努力,似乎总有前人已经想到或做过了,科研开展初期,每每遇到这样的情况,陈晨都很苦恼。她知道,要想独辟蹊径,只有从源头上进行创新。经过大量的阅读文献,在导师的指引下,结合目前临床上急需解决的问题,陈晨确定了以免疫应答过程为主线开展免疫精准调控药物递释策略研究这一研究方向。虽然疾病复杂分子网络和基因全景图谱的解析推动了免疫治疗发展,然而免疫药物的治疗效果仍然有限,她的目标是想要通过药剂学的手段结合免疫学等相关知识来克服这一肿瘤治疗难题,希望自己的研究能为肿瘤患者的治疗带来福音。
道阻且长,则行将至。陈晨的第一篇科研文章是以硕士期间的科研思想为基础,在博士期间发出的,导师“手把手”指导她修改文章、修改图片,虽然文章影响因子不算高,但这篇科研文章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这种成功的喜悦激励着陈晨在科研之路上一往无前。
从刚开始的科研小白到后来送审意见反馈后,自己就能够看出问题所在并进行完善,陈晨说这得益于导师积极上进心态的潜移默化影响。“导师从初期就带领我们关注国际学术前沿和知名课题组的研究动态,阅读高质量的文献。不论是工作日还是休息日,只要是发给导师的文章,导师一定会第一时间反馈建议。”正是这种信任、鼓励、启发式的培养教育,以及导师认真严谨、追求完美的科研精神,影响着陈晨不断实现由1到∞的科研追求。
科研不缀,未来可期
科研之路常常是苦乐相伴,实验失败、投稿被拒是家常便饭。比如做实验时,细胞像是一个顽皮的“淘气包”,尽管小心翼翼地照料,满心期待地等待一个实验结果,但第二天细胞却意外死亡。再如,研究初期为寻找思路,陈晨常常跟着已有的文献做实验,有时候第一次能做出来,但第二次却做不出来了。有时候,科研论文从投稿开始,每天都对稿子的动态“牵肠挂肚”,“文章状态变了吗?”“送审意见是积极还是不积极?”。可能有人会问,日复一日的读文献、做实验、跑数据会不会让人心生疲惫,但是在陈晨眼中,这充满了无限的乐趣。她说,只要坚持心中所热爱的研究方向,厚积薄发,终会成功。
从一开始阅读一篇外文文献常常需要耗费两周时间,到现在基本上扫一眼就能够知道文献的主要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结论等,这是陈晨的成长和蜕变。熬夜做实验、熬夜等待实验结果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往往是难以言表的,只有亲身经历过才能真切地感受到。抬头仰望夜晚的繁星,迎面轻柔的晚风拂过,有着令人欣喜的充实感。当遇到科研瓶颈时,陈晨喜欢从文字中汲取力量,偶尔看一些对症下药的“鸡汤文”,给自己进行心理疏导、排解。此外,她还坚持运动,跳绳、转呼啦圈、跑步都是释放科研压力的法宝。她说,科研路上有苦有乐,苦乐相伴才是科研的魅力所在。
“认真做好眼下的事情,时光不会辜负你的努力”,这是陈晨送给学弟学妹们的寄语。怀着对科学研究的热爱和研药助医、造福患者的仁心,陈晨说,博士毕业后,自己将保持热爱与专注,继续深耕免疫治疗的科学研究。